谷歌发布开源AI智能体Gemini CLI,将大模型能力接入命令行界面,对标Claude Code并集成编程助手功能,提供免费使用机会。该工具不仅擅长编程,还能调用视频、图像模型及自动化功能,引发业界对AI编程市场竞争加剧的讨论。开发者认为Gemini CLI可能成为Claude Code的有力竞争对手,而免费开源策略或对Cursor等初创公司构成挑战。
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,机器人技术是继AI之后公司最具潜力的增长领域,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首个主要应用场景。尽管目前汽车和机器人业务仅占公司收入的1%,但该部门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72%。黄仁勋强调,未来数十亿机器人、数亿自动驾驶汽车将依赖英伟达技术,公司正从芯片制造商转型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。
微软将于7月22日面向教育市场推出Surface Pro 12英寸和Surface Laptop 13英寸两款AI教育设备。新品搭载专用NPU,支持本地运行AI功能,包括Recall、Microsoft Learning Zone教学工具和Click to Do交互功能,可帮助教师创建个性化课程并提升课堂互动性。设备配备Pluton安全芯片保障数据安全,支持语音访问等无障碍功能。
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,技术创新是企业最大压力,需保持每月明显进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领先。他强调产品停滞将导致平庸,目前重点推进工业、农业机器人应用,家庭场景仍具挑战。王兴兴指出人机交互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比技术更关键,并期待与海尔等企业合作。他透露公司年度营收达十亿元,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迅速。
OpenAI陷入抄袭风波,被初创公司iyO起诉"像素级抄袭"其AI硬件产品iyO One。iyO指控OpenAI不仅产品设计高度相似,连收购的公司名称io也与其商标iyO极易混淆。法院已颁布临时限制令,OpenAI被迫下架相关宣传资料。马斯克在线围观,奥尔特曼则回应称iyO创始人曾多次寻求收购被拒,此次诉讼是施压手段。
小米宣布将于6月26日发布自有品牌AI眼镜,产品定位对标Meta Ray-Ban,搭载AI功能、音频和摄像头模块。此前小米已与歌尔股份合作布局供应链,预计出货量超30万台。据爆料产品售价可能在999-1299元区间,或凭借价格优势抢占市场。当前AI眼镜市场增长迅速但技术挑战仍存,包括续航、SLAM精度和手势识别等问题。
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(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)“解读中国AI发展路径”分论坛中,与会嘉宾就中国AI发展路径展开深入交流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云杰、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等行业领袖分享了企业在AI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未来愿景,探讨了AI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。
6月26日,蚂蚁集团推出的AI健康App——AQ,集成了健康科普、就诊咨询、报告解读、健康档案等超百项AI功能,同时链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、近百万医生、近200个名医AI分身等专业医疗服务。专家表示,AI医疗产品正直接走向临床一线,成为医生的助手、患者的顾问,甚至是撬动医疗体系改革的杠杆,有望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问题。
出门问问发布AI录音笔TicNote,内置Agent软件Shadow AI,试图通过软硬件结合寻找新增长点。CEO李志飞坦言大模型赛道已非公司能负担,转向成熟硬件形态降低研发风险。作为"AIGC第一股",公司上市后业绩持续亏损,股价暴跌,原有业务增长乏力。新硬件借鉴海外成功产品Plaud,但面临国内市场竞争激烈、技术壁垒不足等挑战。
《Dealroom:AI时代的绿色计算》报告指出,半导体、量子和光学计算等新兴技术正推动AI和数据密集型应用需求激增,导致计算能力需求每3-4个月翻倍,加剧数据中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。微软、谷歌等科技巨头排放量显著上升(分别增长29%和48%)。为应对能源挑战,亚马逊等企业投资清洁能源,但仅靠可再生能源无法完全解决排放问题,需更全面的去碳化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