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9日AI新闻

1.阿里巴巴发布Qwen VLo模型并承诺3800亿元AI投资

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新一代Qwen VLo AI模型,支持文本或图片生成转化为图像,并具备"渐进式渲染"功能,让用户实时看到图像生成过程。同步推出面向苹果设备定制的Qwen3系列模型,公司正加速向通用人工智能(AGI)转型。阿里云宣布将在韩国开设第二个数据中心,并计划未来三年投资3800亿元人民币(530亿美元)强化云计算及AI基础设施,这一金额超过公司过去十年在云和AI领域的总投入,旨在挑战OpenAI等顶级AI实验室及国内同行。

2.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中国AI应用DeepSeek

德国数据保护专员要求苹果和谷歌下架中国AI应用DeepSeek,指控其"非法传输用户数据至中国"。谷歌表示正在评估,苹果暂未回应。若禁令生效可能引发欧盟范围封禁,目前意大利已封禁该应用,荷兰禁止政府设备使用,比利时建议官员停用。中国外交部此前回应称反对将科技问题政治化,强调依法保护数据安全。DeepSeek今年初推出的R1大模型曾引发行业关注,但随后在多国面临审查。

3.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落幕

2025年6月28日,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作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测试赛圆满结束。清华火神队以5:3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夺冠,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并列季军。比赛采用统一人形机器人平台,通过AI自主决策完成对抗,有效验证了机器人技术实力。该赛事标志着机器人竞技正成为技术验证和产业发展的新平台,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。

4.AI算力硬件行业持续高景气

全球AI算力硬件行业持续高景气,英伟达市值创新高带动产业链热度。国内PCB/CCL龙头企业受益于高端产能紧张,业绩增长确定性高,服务器需求国内外同步增长,华勤技术、浪潮信息等厂商订单攀升。PCB技术迭代加速,层数增至46层,材料升级至M8+/M9等级,方正科技等厂商产品获国内外认可。800G交换机已量产,1.6T产品预研中,但国内技术仍落后国际1-2年。专家预计英伟达生态供应商业绩增幅更大。

5.新华三发布800G国芯智算交换机

新华三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发布首款通过工信部测试的800G国产智算交换机H3C S9825-8C-G,国产化率超95%。该产品采用国产25.6T芯片,支持8插卡灵活配置,最高可扩展至32个800G端口,适用于金融、政府等高安全需求场景。创新性支持RoCEv2协议及AI智能流量调节,构建低时延、高吞吐的无损网络,最大支持10万卡集群组网,为智算中心提供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。

6.黄仁勋亲自招募清华校友加入英伟达

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亲自招募两位清华校友加盟: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朱邦华将出任首席研究科学家,负责AI Agent研发;伯克利教授焦剑涛也加入但未透露具体职位。二人均为AI领域专家,曾联合创办生成式AI企业Nexusflow并开发出对标GPT-4o的开源模型。此次招聘凸显硅谷人才争夺战白热化,Meta、谷歌等巨头近期也频繁吸纳顶尖AI人才,反映科技行业对高端人才的激烈竞争态势。

7.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"擎源"发布

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千亿级大模型"擎源"正式发布,由国家能源集团推出。该模型基于全球最大电力装机规模,整合行业特有数据集,覆盖火电、水电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,涉及工程建设、生产运营等业务场景。模型聚焦安全环保、电力交易等4大核心业务域,破解行业安全管控、设备运维等难题,推动发电行业向智能化转型,提升能源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。

8.OpenAI宣布GPT-5将于夏季发布

OpenAI CEO Sam Altman宣布GPT-5预计将在2025年夏季发布,具体日期尚未确定。早期测试者反馈称其"比GPT-4强大得多",意味着能力有显著升级。OpenAI也在探索新的变现模式:Altman透露他"并不完全反对"在ChatGPT中投放广告,但强调如果基于广告商付费而改变模型回答,将是"一次摧毁信任的时刻"。他指出,任何广告都可能出现在聊天答案之外,以避免影响公正性。

9.Midjourney推出文本生成视频系统Model V1

创意AI公司Midjourney推出了首个文本生成视频系统Model V1,允许用户通过提示词制作短动画片段。早期用户表示,这些16秒视频在运动和风格上有很强的控制力,使Midjourney成为Runway和OpenAI实验性视频模型"Sora"的有力对手。该系统支持多种风格迁移和镜头控制,能够生成具有电影质感的视频内容,预计将在广告、影视制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
10.MiniMax发布开源大模型M1

中国初创公司MiniMax发布了全新M1大模型,作为开源挑战者。MiniMax声称M1以更少的算力实现了前沿性能,并以Apache 2.0协议开源,促进其在工业界的广泛应用。该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,尤其在中文处理和多模态任务上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开源社区对M1的发布反应积极,认为其将推动AI技术的民主化和创新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