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7日AI新闻

1. 黄仁勋对话王坚:AI将迎来物理智能浪潮,AGI已不再遥远

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上,英伟达CEO黄仁勋与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展开炉边谈话,提出AI发展的三阶段理论:当前处于推理性AI浪潮,下一波将是物理AI,最终实现AI在机器人等实体中的应用。黄仁勋强调,AI已接近通用人工智能(AGI)阶段,在大多数测试中表现将超越人类。王坚则认为算力基础设施比AI本身更具变革意义,"20年前没人谈论算力,但现在它改变了一切"1

2. AI眼镜行业陷退货危机:雷鸟V3、小米产品遭集体吐槽,轻量化成新战场

7月17日AI眼镜市场爆发退货潮,雷鸟V3因提前上市虽抢占先机,但用户反馈"戴不稳拍不清";小米靠低价策略三天售出5万副,却因"视频糊成PPT""压鼻梁像举铁"导致抖音退货率高达40%。行业被迫转向轻量化竞争,蓝思科技与Rokid合作推出的49克超轻AR眼镜预售25万台,凸显市场对舒适度的迫切需求2

3. 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,黄仁勋:中国AI创新令人印象深刻

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期间宣布H20芯片将恢复在华销售,并称赞华为是"强大竞争对手",肯定DeepSeek等中国AI企业的快速发展。他身着唐装进行首次中文演讲,释放对华合作诚意,表示"英伟达在华扩张才刚开始",未来希望引入更先进芯片。此次表态被视为英伟达应对中国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调整3

4. 猿辅导联合新华网推出"博物AI+新知计划",百余家博物馆将接入AI教育

猿辅导素养课与新华网、中博网合作升级"博物馆新知计划",推出2025年"博物AI+新知计划"。该计划将为全国百余家重点博物馆提供AI技术支持,开发面向青少年的沉浸式教学内容,实现文博资源向教育内容的转化。不同于传统资源整合模式,新计划强调"可教、可学、可传播"的核心素养培养,探索AI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4

5. GPT-4o推理缺陷曝光:坚持错误判断不修正,视觉理解逊于人类32%

哥伦比亚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,GPT-4o和Gemini 1.5 Pro等顶级视觉语言模型存在严重推理缺陷。在视频分析测试中,即使看到男子挥枕头碰落圣诞装饰砸中他人的全过程,GPT-4o仍坚持认为"男子攻击他人"。研究显示,AI在异常场景处理上准确率比人类低32%,根源在于依赖统计模式而非因果关系推理。当提供人类文字描述后,模型准确率提升10%,暴露基础感知能力短板5

6. Transformer终结者问世:谷歌DeepMind MoR架构推理速度提升2倍

谷歌DeepMind团队推出全新Mixture-of-Recursions( MoR)架构,在135M到1.7B参数规模下实现推理速度提升2倍,训练FLOP减少,KV缓存内存减半。该架构通过创新递归机制,在相同训练成本下实现更低困惑度和更高小样本准确率,被认为是2017年Transformer以来最重要的架构突破。论文显示,MoR在长文本处理任务中吞吐量超越现有模型2倍以上5

7. 深谋科技人形机器人"美猴王"未发布先获奖,成红点与MUSE双料冠军

深谋科技自研全尺寸人形机器人"美猴王"尚未正式亮相,便已斩获德国红点大奖与美国MUSE金奖,成为首个同时获得两项国际顶级设计奖项的人形机器人。该机器人融合传统美学与先进技术,采用仿生学设计,具备高灵活性和人机交互能力。业内人士预测,"美猴王"可能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走向国际的标志性产品5

8. 脑机交互新突破:深谋"MindMover"实现2秒指令反馈,信息传输率37.4 bits/min

深谋科技推出首创的人形机器人闭环脑机交互系统"MindMover",整合SSVEP意图识别与专注度检测模块,实现"意图识别+状态反馈"双向交互。该系统支持校准/免校准双模式,2秒内完成指令反馈,信息传输率达37.4 bits/min;注意力检测模块基于2通道脑电输入,准确率85%。采用多时频尺度分析技术,具备优异抗噪能力,适用于便携式人机协同场景5

9. 国内首款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"弹起"问世,突破机器人触觉瓶颈

深谋科技在机器人关键部件领域取得突破,推出国内首款压电式动态六维力传感器"弹起"。该传感器采用石英晶体为力敏元件,配合智能信号解耦装置,相比传统应变式方案具有更高带宽、分辨率和鲁棒性。安装于机器人手腕部位,可精准感知多维力信息,为精细操作提供关键支持,有望解决服务机器人触觉感知的行业痛点5

10. 马斯克xAI加速中东布局,洽谈租用吉瓦级算力数据中心

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与沙特方面洽谈租赁巨型数据中心,以扩展其中东算力布局。潜在合作包括沙特支持的Humain公司和另一家200兆瓦设施运营商,虽Humain承诺提供吉瓦级算力但其设施尚未动工。xAI计划采用租赁而非自建模式,由前特斯拉员工主导谈判。此举被视为xAI在完成100亿美元融资后,加速模型训练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步,沙特因资金和芯片优势成为首选3